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(CCL)連升兩周,最新報131.76,按周微升0.76%。四區指數全線反彈,港島、九龍、新界東及新界西分別上升0.95%、0.56%、0.09%及0.65%。其餘領先指數亦連續兩周全線靠穩,大型單位指數、中小型單位指數及大型屋苑指數分別再升0.74%、0.76%及0.62%。
賣地影響市場氣氛
CCL連續兩周錄得升幅,是25周以來首次。八大指數全線上升,亦是30周以來首次。但全線指數升幅不足1%,且成交創紀錄新低,難作樓價回穩的參考。新界區暫成為跌市輸家,受供應集中及低價批地影響,該區將繼續受壓。大型單位表現強勢,從歷史高位只回落6.6%,大幅跑贏大市。
某中資發展商以81億投得何文田常盛街住宅地,單是樓面地價接近1萬1千元,超出市場預期,令豪宅及大型單位受支持。地皮高價成交直接影響樓市氣氛。事實上,政府推貴重罕有市區地皮可刺激樓價向上,推次級且爭議性地皮則可拖低大市,如何決定地皮出售的先後次序足以影響市場走勢及令樓價波動,政府有責任增加透明度。中資地產股積極以溢價投地,除了資金充裕外,分散國內風險亦是考慮因素。受惠國內關係網絡,在銷售配對國內高檔買家遠勝本地地產商,未來豪宅地屬中資地產天下,是禍是福,難以預料。
另外,整體成交量見底後稍有回升,但主要受新盤銷情影響,二手仍在谷底徘徊,過去一周十大屋苑只錄得十多宗成交,二手成交短中期難有起色。資本市場有回穩跡象,未來數周各大央行議息,若結果符合市場預期,樓市跌勢或可暫時喘定。
辣稅不能減 按揭可放寬
雖然樓價跌勢已形成,較早前各政府高官紛紛表示無意減辣。財爺亦予以配合,預算案堅持不減辣。地產代理表示不滿,指自去年收緊物業按揭成數後,準買家置業困難,導致成交萎縮,又稱政府過度參與,以「長官意志」扭曲市場,並正著手收集市民意見,要求政府放寬按揭成數云云。筆者基本上同意地產代理的看法。
其實辣招可分兩部份,一是買家及雙倍印花稅,另一是收緊按揭。前者目的是體現供應不足時用家優先的願景,現階段不適宜放寬。後者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明言目的是穩定銀行體系。當時CCL是137左右,且樓價仍處上升趨勢。現時樓價亦已形成下降軌,且CCL已低於收緊按揭之時,風險已降。經歷多次暴升暴跌,銀行對樓按非常審慎。問題不在於銀行審批按揭,而是不受監管的多重按揭及私人貸款。政府是有條件回復七成按揭,但應附帶條件,針對首次置業的真正用家。業界估計此舉只會令成交回升兩三成,相信不會推高樓價。樓價仍偏離負擔能力,政府懼怕此舉被指托市,執行上考官員智慧。政府亦可考慮「一收一放」,針對投資者、外來買家或從三按、四按私貸風險而「收」從而交換放寬按揭。
銀色債券聊勝於無
香港長期缺乏適合退休人士的投資工具,強積金未設保證年金安排,長期零利率亦令現金被通脹蠶食。有見及此,政府首次發行「銀色債券」給65歲以上長者,利率與通脹掛勾,同時保證不低於兩厘,應符合長者投資需要,構思值得一讚。但債券屬3年短期,投資者很快便面對滿期後再投資的安排。政府發行量亦只會發行100億銀髮債券,需求遠超發行規模,恐怕每位申請者只能獲配一兩萬,實在聊勝於無。
筆者多次在本欄指出香港債市發展遠遠落後其它國際金融中心,導致很多尋找長線穩定回報的投資者資金沒有出路,繼而轉投固定資產,令住屋及車位變作投資主導而非用家優先,稅制亦未能扭轉情況。有樓收租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夢想及退休人士安享晚年的保證。
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區內債市融資缺口達8萬億美元,債市潛力巨大,如何令香港成為亞洲債券市場中心?香港市場及監管機構已從雷曼事件吸取教訓,如何令債券零售化讓普羅大眾參與投資?這才是紓緩房屋作投資需求及長者退休安排的遠見。
過去十多年香港未能把握機遇,新的預算案依舊沒有著墨,只顧押注忽冷忽熱的人民幣債券。
香港政府連年錄得大額盈餘,加上8千多億財政儲備及3萬多億外匯儲備,羨煞鄰國。若能善用,投資未來,讓香港建立長遠優勢,才是市民的福祉。無奈政制局限拖跨民生,盈餘用在消除市民怨氣之上。當經濟下行時,不知政府還剩多少彈藥應對?◇
------------------
🏵️《九評》20周年👉🏻 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category/專題/退黨大潮
💎成為會員 📧訂閱電子報
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subscribe
🔔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
🍎iOS:https://bit.ly/epochhkios
🤖Android:https://bit.ly/epochhkand